在西方文化体系,“玛丽亚”是原母①和女性奉献的象征。我们特意选择母子作为这个内在人物的形象,是为了向观众阐明:这二者实际上是同一人。
首先,每个人心中的月亮都是一个内在的小孩,是感情的象征,是人类灵魂的故事,是他的创伤,是他的脆弱和对庇护的渴望。需要一段漫长的发展,无意识的小孩才会成长为能够自我牺牲的成熟女性,然后她才能作为家庭的母亲,奉献给她的孩子们。
只要孩子在灵魂深处无意识地过着被放逐的生活(自出生以来),他通常就是顽固的、令人讨厌的、暴躁的,并且通过胃痛和心痛、哭泣和抱怨来表达自己。只有当我们意识到他的痛苦,倾听他的故事,并认真对待他时,我们的灵魂才能开始成长,直到它变得类似于“玛丽亚”一样,成为女性谦卑和力量的集合体。因为真正的力量在于这句话:“是的,我是主的仆人……”,这代表了“接受”与说“是”的能力。但我们内心孩子的“不”削弱了我们,因为我们不得不使用越来越多的力量来维持这堵保护灵魂的墙。在这堵墙后面,孩子仍然孤独,他的不安全感依旧存在。然而,这道墙必须要被打开,虽然这会冒着内心的最深处有被自己的情感所淹没的危险,但这却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也是最终长大成人的唯一途径。
这个内在人物是人生剧中的女主角(男主角是下一个人物:国王),因此,她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潜能——世界上所有的苦难和奉献都围绕着她旋转。她是太极图中的阴的部分,她是灵魂,是阿尼玛②,是伟大的母亲,并且她拥有令人眩晕但尚未被完全理解的深度。
她体现了一种“永恒的女性”精神,这种精神吸引着我们在上升和下降间往复,就像月亮有时满有时缺一样。在她的深处,即“母亲的领域”中,作为男人真的会迷失自我,而这也正是男性对女性的原始恐惧之一的根源所在。③
①原母(Urmutter)在神话和象征意义上通常指的是一个原始的、普遍的母亲形象,代表了女性最基本、最根本的生育和养育特质。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母亲角色的普遍性和古老性,即所有生命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母性源泉。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中,原母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大地之母、自然之母或宇宙之母等,象征着丰饶、生命和无条件的爱。在提到“玛丽亚”作为原母的象征时,是在强调她的这种包容和滋养的神圣母性。
②阿尼玛:荣格原型的重要理论,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的好的特点。每个男人的阿尼玛都不尽相同。男人会对心中阿尼玛的特点感到喜爱,在遇到像自己的阿尼玛的女性时,他会体验到极强烈的吸引力。
③“永恒的女性”精神是指女性作为生命之源的象征,具有创造和滋养生命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是周期性的,如同月亮的盈缺,代表了生命的循环、变化和更新。在这种力量面前,男性可能会感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受到挑战或者消融,因为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男性通常被视为主导和定义自我界限的力量。在“母亲的领域”中,这些界限变得模糊,存在感变得不那么固定,这可能会导致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男性对女性力量的一种原始恐惧感源自于对未知的恐惧,对于被淹没在女性强大生命力量中的担忧,或是因为男性在母性的包容与无条件的爱面前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恐惧深植于集体无意识中,影响着性别间的动态和个体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