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卡告诉我们,我们在寻找另一个比我们自己更弱小的生命,我们活着就是为了照顾这个比我们更脆弱的存在,保护它,为它操心(字面意义上的),就像这个脆弱的生命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危险一样。因为我们的卡片不仅仅想描述外在的事物,这张图也同时表明:你内心的小孩正处于深深的忧虑之中。所以,去照顾它吧!
这种内外之间的误解,以及外在的真实弱小之人与自己内在的脆弱之间的误解,常常导致所谓的“助人者综合症”①。人们照顾外在无助的人,以免自己内心的无助被察觉。
这张卡实际上在说:承认你内心住着一个担忧的孩子,并转向它。这个孩子感到害怕,它在寻找一个能够同情理解并关心它的外在之人。当这没有发生时,我必须自己在外面寻找一个比我更弱小的人,以便我可以转向他。这减轻了自己的痛苦。当然,背后也隐藏着一种交易的愿望(有时是强迫):如果我在外面照顾别人,那么对方应该表现出感激,并且也要为我操心。这个(无意识的)计划通常会出错,因为一旦对方(再次)好转,他就会离开,不再想着回报我的恩惠。
因此,不要再在外面寻找,而是要将外在作为一个符号,追踪你自己内在孩子的特质和特定的忧虑。这个内在的孩子感到惊恐,它不能再玩耍,它很悲伤,所以它需要你来揭示它的悲伤和恐惧。
这里有很大的空间供你自己去发现,并且有很多的安慰,你必须学会自己给自己。
然而,你在外在给予的每一个安慰,都只是从远处触及自己的问题。
① 助人者综合症:Helper Syndrome,简单来说,助人者综合症指的是个体的利他主义理念与利己主义理念失衡导致的过分利他主义,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力症状。类似于救世主情节,但两者又有区别。
在心理动力学派看来,助人者综合症起源于幼儿期。父母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基本情感和需要。只有当孩子表现出表现和成就时,才会给予他们感情。因此,孩子们的自尊心非常低,他们对自己的期望越来越严格。在他们的内心中觉得,当自己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时,自己就会收到赞扬,自己的自尊心可以收到鼓舞,自己才能收获满足感,如果自己做出利己行为就会失去自己的情感需要。
而救世主情节则不是,救世主情节就是助人情绪高涨引起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但是又有不同的起因。
助人者综合症一开始发现于助人行业,比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医生、护士等,在这个时期,认为助人者综合症与救世主情节性质大概相同,只不过助人者综合症的高度利他主义会严重影响精神健康。
后来经过广泛的研究,发现助人者综合症是一种普遍性的病症,并没有职业特异性,也就是说很多人都能得,这个时候对于此病症的想法开始改观:这个病症可能有深远的童年时期的影响,然后发展到现在,认为这属于一种强迫性的症状。
助人者综合症最典型的形式就是频繁的与瘾君子建立亲密关系,妄图用亲密关系治愈瘾君子,最后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