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击退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的战士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 超越时间的领域——梦境,在那里没有东西可以征服或占领。因此,他现在梦想自己是一位光芒四射的骑士。在梦里,他确实是一位光辉的英雄——但在尘世间,他却是一个梦想家,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高度幻觉者。他在想象中创造了某些东西。
用传说的语言来表达:他是一个“纯粹的傻瓜”。这个称呼在日常中很容易被认为为“笨蛋”的意思,但这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如果童话的目的是嘲讽,那么它也就不会流传那么广了。能广泛流传实属因为有着深刻的含义。
让我们看看“打瞌睡”,或“打盹”这两个词,相较于真正的“睡着”,“瞌睡”或“盹”属于“雾”或“霾”的形式。它们将世界划分为两个区域:表象的世界(主观的)和表象背后的世界(无意识层面的客观世界)。因此,我们的战士——堂吉诃德是一个无意识领域里的英雄!当然,他在尘世间把风车当巨人进行对抗,把羊群当军队去战斗,把罪犯当被害者去解救等等荒诞行径,他忽略了自己力量的不足,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制造了幻想。他的驱动力和意志缺失可以从温和的形式(他感觉自己是冥想的学生,沉浸在世界背后的世界中)到极端的形式(他作为一个诗人在桥下生活在幻觉中),这取决于这种内在人格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程度。①然而,在所有情况下,他都无法在世界上争取到自己的位置。他默默无名的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几乎没有人能注意到他,因为他自动地在自己周围散布着不可穿透的迷雾。
如果他住在一个男人的身体里,那么他就无法征服一个女人。如果他幸运的话,女人会简单地接纳他,并给他她的轨道,让他能够移动。
如果住在一个女人的身体里,她会梦想着她的英雄有一天会将她抱上他的马,他们将一起骑马去她未来的城堡,在下沉的夕阳中。当然,这不会发生,所以她会继续梦想。
为了避免混淆:傻瓜不是愚蠢的!愚蠢的人从不无辜,也绝不天真,但这两者都很大程度上是傻瓜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傻瓜。而他把他的侵略性——他的战士完全从世界上驱逐出去,以至于他实际上是没有争论和没有愤怒的——只是这看起来有些天真。
在更深层次上,堂吉诃德是真正的英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停止了战斗。他的行为(正如《道德经》所描述的)是通过不行动。他属于那些在现实中是强者的弱者。然而,这种力量在个人(即主观)上并不是这样被体验的。
① 温和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堂吉诃德将自己视为冥想的学生,这意味着他沉浸在一个超越日常现实的世界中。他可能认为自己正在经历一场精神上的旅程,寻找更深层次的真理和意义。在这个状态下,他虽然与现实世界脱节,但显得较为平和、内省,没有明显的冲动或过激行为。
极端的形式:在另一种极端,他变成了一个生活在幻觉中的诗人,他在桥下(社会边缘)生活,完全被自己的幻想所支配。这种状态下的堂吉诃德表现出更加异常的行为,如把风车当作巨人来战斗。他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显得更为混乱和不切实际,与现实社会的常态相去甚远。
这两种形式反映了他内在人格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些人格如何根据它们在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而变化。他的行为不是由外部世界的实际情境决定的,而是由他内在心理世界的主导部分驱动的。因此,他无法真正地与现实世界互动或在其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立足点。